老话常说“三伏养好肺,秋冬少生病”。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,此时借助暑热骄阳之力,驱除人体内积寒湿邪,正是肺脏得以舒展的好时机。
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)呼吸科主任医师邓秀娟介绍,肺为“华盖”,最易受外邪,肺也为“娇脏”,不耐寒热,秋燥容易伤肺。肺气足了,抵御外邪的“卫气”才强,不仅能减少空调病、流感等夏季常见病,还能降低秋冬咳喘、鼻炎、慢阻肺的发作风险。夏季若过度贪凉、透支肺阴,秋季易出现干咳、便秘等“秋燥”问题;而三伏天提前润肺,可减少季节性不适,预防秋季疾病。
饮食养肺
省苦增辛。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说:“夏七十二日,省苦增辛,以养肺气”,夏时心火当令,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、定喘泻下等功用,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,而辛味(如姜、葱、蒜)性温,有发散、活血、行气、通窍等功用,可补益肺气。
展开剩余72%多吃白色食物。中医认为“白色入肺”,可选择雪梨、百合、莲藕、丝瓜、苹果、蜂蜜等消暑养肺的食物。胃口不佳者,可食用松子粥、黑芝麻糊粥、山药薏米红枣粥等养肺润肺的粥。
避免寒凉食物。少食冰淇淋、冷饮等寒凉食物,以免寒邪犯肺,其寒食入胃,从肺脉上至于肺,肺寒则与外合,则形寒冷饮伤肺而咳。因此,即使三伏天暑热难耐,也不要过多贪凉。
运动养肺
有氧运动:散步、慢跑、打乒乓球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能提升肺活量,改善肺功能。
传统功法: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中医传统功法锻炼,可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锻炼心肺功能。
呼吸训练:腹式呼吸可助眠安神,通过加深呼吸,让气沉丹田,按摩肺腑。还可进行“呼”字诀、“呬”字诀等呼吸训练。
适度运动能增强肺功能,但三伏天运动需避高温、忌大汗。
调畅内外环境
情绪护肺: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悲则气消”,“忧愁者,气闭塞而不行”,闷热的天气会影响到人的情绪,多做深呼吸,遇事不急躁,适当闭目养神,体会心静自然凉的妙处。
避伤肺隐患:戒烟、减少接触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。空调室内要经常通风,增加空气流动,减少细菌、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。
中医外治:借三伏阳气“冬病夏治”
对患有秋冬季好发的呼吸道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慢性鼻炎、体虚易感等人群,尤其适宜。三伏不排寒,入秋必有痰。
三伏贴:肺病患者在三伏天进行贴敷,药性能更快速地渗透进机体,逼出体内的寒邪痰湿,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,到秋冬季减轻肺部症状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艾灸养肺:艾灸有温阳补阳的作用,可选择太渊穴、中府穴、天突穴、列缺穴、肺俞穴等穴位进行艾灸,促进肺部健康,调节全身。
目前,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已开展了中药穴位贴敷(包括冬病夏治的三伏贴、三九贴)、放血疗法、拔罐疗法、耳部全息刮痧、无烟艾灸、火龙罐灸、耳穴压豆、穴位注射、铜砭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。已建立起支气管哮喘、慢阻肺、肺心病、慢性呼吸衰竭、肺间质纤维化、肺炎等专病诊治方案。在中医内病外治、内外结合的肺康复治疗慢性肺疾病方面,呼吸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,也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余幻屏 毛洪艳
指导专家: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邓秀娟
通讯员:王艳姿
来源:大众卫生报
发布于:湖南省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